腸病毒71型
腸病毒71型的臨床病程可分為五期,家長必須熟知各期特點,尤其是前3期,以便早發現、早期治療.而5個月到3歲的小孩是高危險群,必須更加小心.
第一期:黏膜皮膚期(Mucocutaneous stage).
此時病人出現手足口病或咽峽炎的症狀,包括發燒、喉嚨痛、食慾下降、流口水、口腔潰瘍、手腳掌或屁股出現小水泡等.若出現上述任何一個症狀,請立即請小兒科醫師診斷是否已罹患腸病毒.在此時期,家長應讓小朋友在家休息,避免刺激,專人照顧並觀察有無出現第二期的症狀.
第二期:神經期(Neurologic stage).
此時病童出現腦炎、脊剥炎或腦壓高的症狀,包狀肌抽躍(手腳不自主的抽動)、驚嚇反應、肢體無力(單肢或多肢)、步態不穩、吞嚥不協調、眼球運動異常(如鬥雞眼)、頭痛、厲害嘔吐等症狀.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求診.
第三期:交感神經興奮期(Sympathetic stage).
此時病人出現心跳快(安靜且不發燒時,心跳每分鐘大於160次,家長可將耳朵貼在小朋友的左胸前,計算一分鐘的心跳數)、冒汗、倉白(有的出現臉部局部潮紅)、四肢冰冷等症狀.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,應立即住院.
第四期:心肺期(Cardiopulmonary stage).
此時病童出現左心室衰竭,可能的症狀包括全身無力、呼吸困難、精神明顯不佳或不活潑、意識明顯改變等.
第五期:失償期(Decompensated stage).
此時病童左心室衰竭持續惡化,出現休克的症狀,包括意識喪失、全身軟癱、呼吸微弱、嘴唇或手腳指發紫、口鼻冒泡或出血等.
(以上摘錄自台中榮總小兒科)
http://server.hwln.doh.gov.tw/fpin/viscer.htm
留言
張貼留言